首页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首页 > 迁安市:
注:本页内容为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版权所有,任何网站或印刷品不得复制或镜像,盗用必究!
 
 

常熟市:生态常熟 江南明珠

   

 

——生态文明建设的“常熟实践”

 

“世上湖山、天下常熟”。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商城市。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其悠久的人文历史、秀丽的山川景色、丰饶的物产资源享誉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是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荣誉,是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家国家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

 

常熟市概况

 

风光秀丽,格局独特。常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沿江开发带,处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组成的沿江都市圈。境内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河流密布、水产丰富;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常熟市域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7万,城市融山、水、城为一体,呈“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之格局,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素有“人文昌盛之邦,文物著于江南”之美誉。

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常熟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抓住了发展乡镇企业、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城市化四次机遇,实现了“由农转工”、“由内转外”、“由单转多”、“由乡转城”四次历史性跨越,闯出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碧溪之路”,“市场带动产业、产业提升市场”的“富民之路”和民众无阻碍自主创业、企业无障碍自主发展的民营经济“腾飞之路”,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荣获《福布斯》杂志“2013年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二名,成为江苏省首批跨入“全面小康”的县(市)之一。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0.3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58亿元。

民生保障,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2013年新增就业岗位6.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城乡低保标准全面并轨,全市养老保险覆盖率、社会养老保障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入率均达9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6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91元。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继古琴艺术、白茆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省级保护名录,获得“全国群众艺术示范基地”、“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常熟有着3000年文明史、1700年建城史,历史上因年年丰收而得名。常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远有商周“让国南来”的虞仲、春秋“孔门十哲”之一的言偃,近有清代“两朝帝师”翁同龢。据史书记载,自唐至清,常熟出了8名状元、9名宰相、485名进士。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常熟籍院士有李强、王淦昌、张光斗、张青莲等24位。社会科学界的著名人士有宗白华、钱仲联、戴逸、黄心川等。

 

常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市始终坚持将生态作为未来发展的最大资源加以保护,使之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使生态文明成为常熟最显著的环境特色。如今的常熟,尽情舒展着一幅天开画境、人在画中、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丽画卷。

一、从“碧溪之路”到“生态育市”:开发是发展,保护更是发展

(一)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常熟最大的财富

坚持把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常熟做足“生态山水”文章,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修复,构建青山秀水的自然生态体系。上世纪8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快速崛起,作为闯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碧溪之路”、成为“苏南模式”重要代表的常熟,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实施了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对尚湖进行“退田还湖”。尚湖临近常熟城区,水面面积约8平方公里,文革期间湖水被抽干建成农场,但在号称岁岁丰收的常熟,尚湖农场却年年歉收,并影响到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紧邻的虞山虫害多发,森林成片死亡。1984年,常熟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退田还湖”,引长江水灌溉千顷湖床。从尚湖的变迁中,常熟历届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敬畏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道理,从而在加快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尚湖、虞山等重要生态资源“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方针,为传承城市绿色基因、彰显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特色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常熟明确提出“亲近自然”的理念,把“营造环境”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建设,全市已建成投用生活污水处理厂17座,铺设城镇污水主管网670公里,工业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2座;深入开展城乡大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垃圾收运体系,农村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60%,实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处理率100%,在农村河道清淤的基础上启动氮磷拦截工程,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城市之“肺”活力四射:常熟城市森林建设范围不断拓展,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得到全面保护,建立了虞山生态自动监控系统,林木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提升,病虫害生态防治工作继续深化,宝岩生态园、昆承湖城市森林公园、南湖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等一大批城市森林相继建成。城市之“肾”生机勃勃:常熟高度重视湿地在城市生态功能的重要作用,累计投入80亿元,实施了尚湖、昆承湖生态修复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一个以湿地为主的12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生态圈已基本形成。其中尚湖是常熟的生态之湖,水质主要指标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水平,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同时也是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示范基地;五年投入10亿元对常熟境内水域面积最大的昆承湖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水质已从劣Ⅴ类恢复到Ⅲ类水,大批水生动植物恢复性增长,湖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已吸引各类禽鸟超过三十多种,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沙家浜、南湖等一大批生态湿地也正在加快建设,城市之肾的生态功能全面显现,常熟已成为江苏湿地保护最好、修复力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城市之“脉”畅通无阻:通过对以琴川河和七弦河为骨干的常熟城市河流实施畅流工程、污水截流、河道疏浚、引流循环以及生态驳岸等系统整治,城市之脉已经恢复往日的青春容颜,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诠释城市历史文脉,美化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其中琴川河保护工程、海洋泾引排工程等一大批城市和区域性水环境改善工程相继建成,使常熟成为住建部城市水环境保护示范城市,常熟也因此而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常熟最大的民心工程

生态优先理念贯穿经济发展始终。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载体和基础,如果经济建设单兵独进,即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也难以持续;即使居民收入实现培增,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在一切发展和建设中,常熟坚持“发展好经济是政绩,保护好生态更是政绩”,坚守生态底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增长。在实践中,常熟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断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节能减排等指标和政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划等号,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硬任务、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指标,确立了“生态育市”的基本方略。从以实施尚湖“退田还湖”为代表的保护修复自然生态为主,到大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发展,再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贯穿到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突出其战略地位,一以贯之、持之不懈地加以推进,加快推动发展方式从劳动密集、外源增长向创新驱动、内涵增长转变,经济结构从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十一五”以来,常熟主要经济指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以每年约5%的幅度递减;城乡29个地表水功能区断面达标率始终保持在100%,小桥流水、碧波荡漾的江南鱼米水乡的生态美景重现常熟。常熟始终把城乡大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城乡面貌的重要举措,2011年的“百日整治”行动全市就清理脏点死角12.82万处,清除各类垃圾41.38万吨,清理乱堆放12.14万吨,清理疏浚整治河道1663条,土方289.7万方,整理岸坡681公里,新建(修复)护岸40.8公里,河岸绿化99公里,清理沉船、杂船8279条,2013年编制了《常熟市农村环境整治规划(2013-2017)》方案,力争2017年前实现全覆盖拉网式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目标。“数字化集镇管理、环境卫生管理、违法建设管控、河道环境管理”等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充分放大常熟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独特格局的优势,依托自然河湖水系与山水景观,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城乡造林建设项目,建成了尚湖湿地公园、南湖湿地公园、昆承湖、沙家浜等生态湿地,加快了常昆高速、锡太公路、苏虞张公路等高等级公路沿线绿化,以及新世纪大道、东南大道、虞东公路、海虞北路延伸段城市景观绿带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绿化项目。城乡绿化量质并举,绿化工作成果显著,森林覆盖面积大幅上升,一大批生态廊道像绿色明珠镶嵌在常熟城乡大地,基本建立起彰显特色、类型丰富的城乡绿化空间体系,蓝天白云、碧波荡漾已成为常熟城市靓丽的名片。

二、从“生态红线”到“铁腕治污”:只有“硬制度”才能破解“硬约束”

常熟坚持从规划着手,不断健全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完善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使常熟的山更清、水更碧、地更绿、天更蓝,家园更美丽。

(一)生态红线是常熟城市规划的崭新内涵

1、划分合理的生态功能区。为了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改善、恢复城镇建设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市域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常熟市可持续发展。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将常熟市域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过渡区和生态建设区。在生态保育区内禁止进行有损生态的开发建设活动,对区内已有的建设用地应逐步迁出,并加强生态修复;强化绿化建设,优化绿化结构,增强生态自我平衡与修复能力,保障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生态过渡区的开发和占用应在市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严禁城镇无序发展,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合理配置公共绿地,稳定区域生态功能,形成绿地资源局部集中、区域均衡的合理布局。

2、创新生态文明机制体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常熟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生态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20%,并在江苏省率先通过环保部专家论证,实施两轮“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常熟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改革旧有考核体系,加大对全市各镇、开发区生态指标的考核力度,并将尚湖镇作为生态保育区加大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等指标的考核权重。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污染防治资金,2010至2012年,市本级财政共安排3.93亿元用于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村庄环境整治、农村绿化项目的“以奖代补”;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基本农田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水源地村和湿地村实施生态补偿,真正做到“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展督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等,制定“生态文明村创建考核标准”、“村庄整治奖励办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动态管理,形成了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二)铁腕治污是常熟生态保护不可逾越的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常熟市委市政府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切实加强污染治理,打击违法排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1、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坚持开展夜间双休日执法检查,不定期开展深夜突查,完善多层次、全天候的现场监察执法活动;继续开展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专项和联合执法行动,督促各排污企业提高治理水平,做到达标排放。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关停并转转、印染、造纸等“六小一无”企业895家,行政处罚违法排污企业811家,罚款金额近4000万元。督促重点企业实施提标改造、中水回用等工程建设,探索科技减排新途径,在江苏率先实现印染行业废水排放总量IC卡管理。坚持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禁引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高消耗项目,近年来劝停拒批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重污染项目100多个。

2、大力推进碧水工程。实施“河长制”,全面落实目标责任书,推进太湖、阳澄湖和望虞河的“两湖一河”治理,全力推进以污染防治、水体畅通为主要内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保护太湖“清水通道”,常熟实施望虞河和阳澄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用三年时间,关停整改工业企业120家、接管26家,完成49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新建、扩建生活污水处理厂3家、新增6.5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实施小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工程60个,新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07个;关停364个畜禽养殖场,对1046户畜禽养殖场实施限期整治,新建池塘循环水养殖面积6500亩;疏浚清淤河道258条、323.5公里等;完成建设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等。共计2718个治理项目,预计投入达到20亿元。

3、大力推进蓝天工程。在顺利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污染减排“八大工程”,“十二五”计划安排污染减排项目200多个,总投资将超过20亿元,预计可实现削减化学需氧量11592.6吨,二氧化硫14900吨,氨氮1663.74吨,氮氧化物30610吨。印发《常熟市燃煤锅(窑)炉大气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大力发展集中供热系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到2016年底淘汰1834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57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的治理;强化建筑工地施工管理,努力减轻扬尘污染,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减少尾气排放。

三、从“服装中心”到“研发基地”: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竞争力和环境支撑力“双提升”

常熟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乡镇企业高度发达,纺织服装、化工、冶金、造纸等传统产业产值一度超过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50%,而且产业布局偏散,层次不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污染排放较多,粗放型、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资源环境、发展空间等限制越来越大。近年来,常熟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由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为主向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主转变,促进集约发展、绿色增长,实现了产业竞争力和环境支撑力的“双提升”。

(一)以产业布局调整促进集约发展

1、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对常熟市主导产业的规划和总体部署,构建科学、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高效运行,有效调节和公平分配劳动价值,实现产业污染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生态最优化。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要求,大力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对新批项目一律进区入园、现有企业根据产业链需求逐步向园区整合,同时通过城区、集镇区工业“退二进三”等措施,彻底改变了原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形成了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比例达到90%以上,依托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规划建设港区、服装城、南部生态城三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利用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优势,高起点、组团式开发生态休闲旅游区,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市保有农田面积80万亩,在苏州全区域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的版图中占据1/5;同时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并与村庄布局调整有机结合,建成了一批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2%,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彰显。

2、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以望虞河和阳澄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电镀行业专项整治、货架行业专项整治、昆承工业园实施整体搬迁、“六小一无”企业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为重要抓手,加大对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企业的治理整顿,对突破国家环保、节能等政策红线的企业立即予以关停并转,为新兴产业集约集聚腾出发展空间。在严格贯彻落实《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我市发布的“三个千亿级产业规划”,细化实施意见,明确产业升级方向,引导企业装备升级、产品升级和工艺升级,淘汰落后的装备和工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切实做到“淘汰一批、提升一批、集聚一批”。“十二五”前三年,全市共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905家,其中:电镀30家、化工64家、印染81家,净削减化学需氧量3454.21吨,氨氮590.31吨,二氧化硫4317.66吨,氮氧化物8788.71吨,完成进度分别达到了“十二五”总任务的72.8%、87.27%、74.93%和44.47%,在企业关停的同时,基本保持了全市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以产业层次提升促进绿色增长

1、以工业转型为动力,培育新兴产业。突出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发展方向,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2013年底,我市有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数477家,占全市规上企业比例的32.7%。全市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6.2%和36.1%。重点依托路虎汽车、观致汽车、丰田研发中心、中交盾构机等重大项目,着力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大型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环节攀升,同时按照时尚、创意、品牌化的要求改造提升纺织服装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争取到2015年形成汽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产业,整体提升主导产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为生态环境减压减负。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成80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实施187项节能技术改造,约占全市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了高档造纸生态产业链、化工行业生态产业链等五条生态产业链,被列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

2、以农业转型为基础,提升生态水平。以综合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全市已建成211个无公害基地、64个绿色食品基地、3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面积占全市种养总面积的25%;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焚烧工作,稻麦秸秆还田率达85%以上,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以畜禽养殖整治为突破,积极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出台《关于常熟市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规范管理,控制和削减畜禽养殖排污总量,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对现有畜禽养殖场(户)污染进行专项治理,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培育了田娘农场、蒋巷村生态园等一批典型。以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全面发展生态水利。加快实施主要河道水质提标工程,全市26条市级及以上骨干河道、81条镇级河道、500多条村级河道全部建立“河长制”管护制度;持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海洋泾引排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投用,走马塘常熟段工程主河道已全部完成并已投入试运行,福山水道南岸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加快实施畅流工程,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河道疏浚、保洁、拆坝建桥等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已完成36条城乡河道的整治任务。

3、以服务业转型为重点,服务生态建设。坚持把服务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深化“江南商都、人居天堂、旅游胜地”的发展定位以突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结构,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中心、休闲度假基地、地区性商务服务中心、服务外包基地,构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6%以上,服务业占比稳居苏州县市首位。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善于利用外部资源,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提升,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全力构建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常熟现拥有2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国常熟服装城和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5家苏州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荣获苏州国家高科技服务产业基地核心区称号,并继续蝉联中国服务外包十强园区。着力打造商贸流通中心,努力构建以港区物流和商城物流为核心,以企业物流园区为节点的多层次现代物流体系。以常熟国际物流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港区物流,促进国际贸易,推动工业发展。2013年,常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0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6.6万标箱,3A级以上现代物流企业达到16家。以提高商品交易效率为目标,大力发展商城物流,确保专业市场繁荣发展,服装城年市场成交额1150.8亿元。大力发展商贸新型业态,引进万达广场等国内外著名品牌,推进连锁、加盟等业态发展。全市电子商务网店超过3万家,网购金额超过20亿元,支付宝成交金额在全国县市中排名第三;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波司登电商年销售超5亿元,仅“双十一”一天就高达1.1亿元。

四、从“千年古城”到“生态新城:“绿色基因”植入城乡一体发展全过程

常熟坚持把古城山水城相依相融的“绿色基因”植入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积极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土地集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发展格局,一片城市新面貌领“秀”江南。

(一)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

1、构建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启动城乡一体化布局,编制了《常熟市市域空间利用规划》,将全市市域1276平方公里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着力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发展格局,加快构筑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布局,使生态建设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但没有被忽视,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建设从小城镇、分散式向组团式、一体化转变,初步形成了“一城四片区”的城市总体框架。一城即主城区,四片区包括:支董片区、海虞片区、辛庄片区、以及沿江片区。同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先导,积极统筹城乡交通、市政公用、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城乡生态景观。

2、统筹合理的城乡发展布局。明确“优先发展区域、重点完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生态保护区域”的总体要求,把握区域开发建设的进度和节奏,合理确定空间开发的适宜性及其管治力度。优先发展区域包括主城区、四大片区核心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实行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制度,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围绕自主创新大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提高各种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注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逐步缓解生态环境压力。重点对星罗棋布的1万多个自然村庄进行梳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进行整治、归并,形成了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五种形态,全市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60.2%,通过适度集中,进一步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并为农村生活污染集中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进一步明确城市各区域功能定位,持续推进虞山尚湖、昆承湖、南湖以及沙家浜等120平方公里区域的核心生态圈建设,并把虞山尚湖所在的城区西部定位为生态休闲区,把昆承湖所在的城区南部定位为生态型社区,尤其是南部生态城将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建设的重点,努力把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发展高端服务业等结合起来,在彰显常熟山水城一体的空间景观的同时,不断完善现代城市功能。

(二)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

常熟坚持把绿色低碳作为核心,通过强化宣传导向、加强政府引导和开展推广行动等手段,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形成保护生态共识,使绿色低碳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1、以绿色低碳为核心,形成生态共识。广泛开展生态保护志愿者服务活动,常熟市“爱水护河”志愿服务行动入选中央文明办全国百个志愿服务重点项目,成为美丽常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坚持以“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主题,加大节能宣传的力度,着力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宣传,以节能宣传周、节能低碳行动计划、“能效之星”创建和“万企升级”行动计划等为载体,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鼓劲造势。落实低碳行动。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全市70%的公交车辆达到国Ⅲ标准,投运408辆LNG天然气公交;投用1万辆公共自行车,累计发放借车卡12万多张,市民日均借还车辆7万次;加快规划覆盖城市主要区域的步行道系统,低碳出行逐渐成为市民的新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全市天然气用户超过4万户;推进太阳能路灯改造,建设常熟理工学院太阳能屋顶等一批示范工程;加大节水力度,成功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2、以城乡共建为抓手,增强生态理念。全面推动生态文明镇(村)、低碳社区、绿色学校家庭创建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全市10个镇全部通过“环境优美镇”更名“国家生态镇”的检查,获得“国家生态镇”称号,《生态文明镇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实现了生态文明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各镇生态文明建设进展顺利;加快创建低碳社区,在江苏省率先制定出台低碳社区评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3年初首批命名两家“低碳社区”。目前,全市已有2个国家级生态村获得正式命名,建成171家省级生态村,22个市级生态文明村、7个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54所绿色学校、235个绿色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