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418次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发展目标,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动力,以“项目攻坚突破”为总抓手,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根据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11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65.5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构成比8.6:48.5:42.9。
人口规模平稳增长。年末常住人口110.1万人,比上年增长0.13%,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9.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95%,提高0.4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市场主体增至13.8万户,比上年增长5.8%。精心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累计12万余个,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810人,审核发放各类就业补贴资金5416.2万元,开发城乡公益岗6577个。组织参加省外引才招聘系列活动27场,新入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24人,引进外国专家42人、青年人才7000余人。
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编制《百脉泉泉群保护详细规划》,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扎实开展,成功创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县(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入选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和近零碳园区示范创建名单。超前布局空天信息、晶体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推进“中国晶谷”产业园规划建设,新转化晶体类技术成果项目4个。
做优金融服务业。创建数字人民币消费集聚区,强化白泉新经济产业园运营管理,加快私募投资机构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4%。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打造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事业部等专营机构,获评济南市2023年科技金融特色金融机构1家。
数字章丘建设稳步推进。成立“工赋章丘”生态联盟,“化工新材料产业大脑”入选山东省首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刁镇化工产业园入选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园区,6家企业获评“晨星工厂”,4家企业获评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称号。
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4家,完成6家水泥企业低效产能关停退出,110家铸造企业通过整改验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专精特新、瞪羚、创新型中小企业1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617家。“四新”经济增加值达到435.9亿元,占GDP比重3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0.1%。现代服务业[4]实现增加值235.4亿元,增长1.3%,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216个项目列入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11个省重点、29个市重点建设类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10%、103%。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5个,比上年增加5个。全区“四上单位”[5]新增入库240家,净增157家,年末总数达到1261家。
二、农业、农村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其中,农业总产值130.4亿元,增长4.2%;畜牧业总产值37.2亿元,增长-6.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6.0亿元,增长4.5%。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1.6万亩,比上年增长0.05%;粮食总产量64.3万吨,增长1.6%。全年油料总产量0.56万吨,增长0.4%。
林业生产再添新绿。严格落实“林长制”,完成森林抚育9500亩、山区造林7600亩。开展森林抚育1.2万亩,全区森林蓄积量稳定在117万立方米以上。高标准打造石河游园、龙山数字产业园等6处口袋公园,建设提升城市绿道10千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11%,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优质的绿色空间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生猪出栏33.66万头,比上年下降3.6%;牛出栏1.29万头,下降4.4%;羊出栏12.2万只,下降7.7%;禽出栏1460.77万只,增长8.1%。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1万吨,下降0.9%,其中,猪肉产量2.63万吨,下降9.0%;牛肉产量0.28万吨,下降6.7%;羊肉产量0.19万吨,下降9.5%;禽肉产量2.04万吨,增长13.3%。全年禽蛋产量6.4万吨,增长6.4%;牛奶产量0.6万吨,增长0.6%。全年水产品产量0.2万吨,增长4.5%。
现代高效农业增势良好。全年“菜篮子”保供园区达到17家、生猪规模养殖场40家、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9家,重要农产品供应质优量足,我区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山东省‘平安农机’示范区”。全区有效“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新增绿色食品11个,总数达到17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94个,绿色食品6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1个。市级以上农业品牌总数达到32个。
乡村振兴成绩显著。完成39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任务,创建完成1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家,市级以上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62家,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1470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182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9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动态监测帮扶对象71户、209人。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保障标准,全区累计发放低保金13916万元、发放特困供养资金3377.7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478.5亿元,比上年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6]增加值增长10.3%。分大类行业看,16个行业保持正增长,增长面51.6%。其中,汽车制造业累计产值436.8亿元,同比增长57.9%,拉动增长14.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产值217.5亿元,同比增长0.6%,拉动增长0.1个百分点。分门类行业看,采矿业产值2481万元,同比下降7.8%;制造业产值1139.6亿元,同比增长10.7%;水电气热供应业产值50.6亿元,同比下降0.4%。
盈利状况明显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利润总额85.9亿元,增长93.9%。营业收入利润率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稳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818.8亿元,增长26.6%,领先全区平均15.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达到68.9亿元,增长73.6%。
工业产品供应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2%。全区生产的15种工业重点产品中,有9个产品种类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60%,其中,增幅超过20%的大类产品有6种,化肥产量增长637.6%、载货汽车产量增长64.3%、汽车用发动机产量增长63.2%、电力电缆产量增长42.5%、改装车辆产量增长23.8%、服装产量增长21.4%。
建筑业实现快速增长。全区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有工作量的建筑业企业91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全年签订合同额682.6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其中,新签合同额7177.3亿元,增长10.4%。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6.9亿元,增长21.8%。
四、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全年服务业增加值5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9%。规模以上服务业[7]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下降6.7%。10个大类行业中,有8个保持正增长,增长面80%。增长速度20%以上的行业5个,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15.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87.2%、教育业增长45.5%、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增长23.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0.9%。
交通运输稳健运行。全区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592公里,比上年增长0.7%。公路客运量2474万人,增长20.6%,旅客周转量4.3亿人公里,增长38.5%。公路货运量0.34亿吨,增长1.9%,货运周转量23.5亿吨公里,增长1.9%。开通区际公交1条、优化调整区内公交线路12条。
年末拥有载客营运汽车515辆,增长2.4%。拥有载货营运汽车9222辆,增长2.0%。年末拥有各类公交线路89条,公交车辆共计374台,年客运量2300万,出租车245辆,客运量 216.1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 2377.65万人公里。
邮政业、电信业健康发展。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0.1%;快递业务收入0.42亿元,与上年持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34万户,增长4.7%。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3.2万户,增长11.1%。
旅游业、会展业持续升温。明水古城开业试运营,2023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7.9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62.88%;接待国内游客1276.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02%。国家A级旅游景区16家,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9家,2A级景区2家。旅行社达到18家,当年新增5家。全区旅游产业增加值名义增长11.6%,占比达到3.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5.5%。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2.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6%。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9.5%。工业投资下降1.1%,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下降42.6%。
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6.5亿元,比上年下降49.8%,其中,住宅完成投资55.7亿元,下降50.9%。房屋施工面积692.7万平方米,下降8.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0.0万平方米,下降8.2%。房屋竣工面积113.4万平方米,下降23.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9.0万平方米,下降21.0%。商品房销售面积101.1万平方米,下降39.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0.6万平方米,下降43.1%。商品房销售额74.4亿元,下降41.8%,其中,住宅销售额65.1亿元,下降43.9%。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0.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1.9亿元,增长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7.8亿元,增长0.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批发收入39.9亿元,下降18.5%;零售收入212.9亿元,增长2.0%;住宿收入1.65亿元,增长19.3%;餐饮收入55.3亿元,增长12.0%。
出行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2%、3.3%,分别拉动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1、0.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07.8%,占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比重8.7%,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生活类消费保持稳定。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吃类、穿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1%、-45.9%,分别拉动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1.4、-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4%、-14.4%。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0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6.7%。其中,出口101.3亿元,增长-7%。进口4.3亿元,增长-1%。一般贸易进出口103.7亿元,增长-5.56%。
利用外资结构实现优化。全区实际使用外资15876万美元,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1371万美元,占比71.6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861万美元,占比24.32%。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保障稳健有力。全区地域税收收入62.0亿元,比上年下降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5亿元,增长11.5%,其中,税收收入46.4亿元,增长12.6%,税收比重76.7%,比上年提高0.7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8亿元,增长1.7%,其中,住房保障支出3.4亿元,增长23.7%;农林水支出6.9亿元,增长5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3亿元,增长30.9%,重点事务保障有力。
存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137亿元,同比增长10.3%;本外币存款余额达1295亿元,同比增长12.3%。
科创金融持续发展。优化科创融资担保,提供担保贷款金额2.48亿元。齐鲁银行章丘支行获评“济南市2023年度科技金融特色机构”。
保险业保持健康发展。全年全区财险保费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车险保费收入3.8亿元,非车险保费收入1.6亿元。
信贷质量持续改善。年末全区不良贷款余额5.4亿元,不良率0.48%,连续两年不良率保持在0.5%以下。
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全区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实现直接融资4200万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8]投入40.8亿元,比上年增长4.4%,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3.64%,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有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59个,研发人员数量达到5698人,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37.4亿元。全区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14家。
创新能力提质升级。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372件,比上年增长83.3%。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91件,比上年末增长20.5%。有效注册商标13340件,比上年末增长10.8%。驰名商标15件,地理标志商标14 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73 件。
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全区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全区优质园占比达58%以上,普惠率达到93.9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1.08%。新建5个小区配套幼儿园,曹范中学学生宿舍楼新建工程完工。绣源小学项目完成部分手续,章丘四中绣源河校区新建项目持续推进。
文化事业繁荣稳定。年末拥有文化馆(站)19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博物馆1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5处,其中,国家级6处。城市可统计票房数字影院8家,放映16.5万场次,观影65.6万人次。公益电影放映6326场。新创小剧作品近40件,小戏小剧线上展播与线下展演活动共165场。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100%,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100%。顺利完成全区应急广播体系改造提升建设。建成74处亲子阅读空间、56处数字阅读空间、56处老年听书馆以及18处家庭图书馆,新建成泉城书房1家。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0.7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35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55万张,其中,医院0.39万张。区中医院新院区、北部医疗中心、章丘二院新院区全面启用,黄河卫生院综合楼全面完工。村卫生室公有化率达到100%。
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新成立体育社会组织3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余人。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赛事)300余次,参与人数10万人次(含线上活动)。在省级及以上金牌16枚,银牌8枚,铜牌7枚。
十、能源、环境、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煤炭消费控制在合理区间,天然气保障能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550.87万吨,比上年增长8.93%;天然气消费1.15亿立方米,增长10.58%。新能源发电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风力发电量3.53亿千瓦时,增长3.58%;太阳能发电量0.03亿千瓦时,增长0.46%;垃圾焚烧发电量2.10亿千瓦时,下降1.85%。
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64.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0%,其中,居民生活用电量9.9亿千瓦时,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6亿千瓦时,增长15.0%;第二产业用电量45.4亿千瓦时,增长2.0%;第三产业用电量8.5亿千瓦时,增长13.3%。工业用电量44.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9.2%,增长3.3%。
生态环境质量加力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216天,优良率59.2%,同比降低10.9个百分点。全年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75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49.8分贝,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6.8分贝。国、省、市控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其中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两年年均值达到Ⅱ类水质,同比改善8.29%。
城市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建成区绿地率45.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0.41平方米。新增城市绿道10千米,建成口袋公园等8处,4处公园被评为全市首批星级公园。配套市政供水管网5公里,新增海绵城市面积111万平方米。完成6个供热管网配套工程,升级改造天然气软管10.78万户。全年天然气供气量2.85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量0.3万吨。集中供热面积0.35亿平方米,增长19.7%。自来水供水量0.45亿吨,增长4.3%。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项目,完成15个街镇规模化水厂、村内管网及村居户表进行提升改造。新建云湖水厂及配水管网、配水厂工程,覆盖中部8个街道、城区和重要用水企业,建成连通12个水厂的供水主管网,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健全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新增垃圾分类收集房61座。加强静态车辆管理,实施东城实验停车场建设等项目,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数字章丘建设,全面提升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治理水平。深入落实“八抓20条”、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扎实开展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和公共卫生安全监管。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章丘。
十一、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区域均衡。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10元,比上年增长5.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279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10元,增长7.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1.70:1下降至1.66: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9]2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8.8%。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431元,比上年增长6.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711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764元,增长9.1%。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1万人,下降3.7%;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8万人,增长14.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8.5万人,下降4.8%;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8.7万人,增长26.7%。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7万人,增长1.3%。
最低生活保障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045元/月,保障城镇居民427户、543人,发放保障金及各类补贴574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814元/月,保障农村居民12347户、17892人,发放保障金及各类补贴13342万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1492元/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1356元/月。照料护理标准按照自理、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分别为281元/月、466元/月、932元/月,城市特困保障1人,农村特困保障1534人,共发放特困供养救助金及补贴3377.7万元。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全区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570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长者食堂等各类助餐场所达到414处、累计服务12000余人次。
注释:
[1] 2023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章丘统计年鉴-2024》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当年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根据年度核算,对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 本公报中的增长,如无特殊表述,均为本期数据较上年同期数据的增长率。
[4] 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 “四上单位”指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
[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7] 规模以上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相关指标错年使用2022年数据。
[9]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