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信息来源: | 阅读量:422次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06.58 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8.72 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 420.82 亿元,增长 9.0%;第三产业增加值227.04亿元,增长 5.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3︰59.6︰32.1。
全区年末户籍人口 59.19 万人,总户数17.95 万户,比上年末减少 0.36 万人,出生人口 4019 人,死亡人口23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2.9‰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95.62万人,年平均常住人口95.5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3.4%,比上年提高0.1 个百分点(含漳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高新区九湖、颜厝)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9588 人,促进下岗再就业2346人。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11.80 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种植业产值 29.71 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1.95亿元,增长 6.2%;渔业产值 56.59 亿元,增长3.0%;牧业产值21.04亿元,下降 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1 亿元,增长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269.29 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9.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308家,比上年末增加 23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79.20 亿元,增长9.7%;工业产品销售率 98.6%。从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279.13 亿元,现价增长5.7%;食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236.42 亿元,增长 8.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87.53 亿元,增长 11.1%。以上三大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03.09 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比重68.6%,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66.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5.1 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共有 156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24.8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93.8%,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179.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 13.8 个百分点。其中,产值上5亿元的企业有 48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59.34 亿元。全年新增规模企业 40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56 亿元,对全区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12.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9 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154.23 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区 70 家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89.59 亿元,增长 8.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6.51万平方米,增长 26.5%;全年新签合同价款225.27 亿元,增长31.4%。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45.72 亿元,比上年增长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97 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1.07 亿元,增长2.9%;金融业增加值27.70亿元,增长 5.9%;房地产业增加值23.73 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5.8%。
全年道路、水路货物运输量3650 万吨,比上年增长2.8%,货物运输周转量140553万吨公里,下降3.3%。旅客运输总量1796万人次,下降 4.5%,旅客运输周转量71970 万人公里,下降3.0%。
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石码港区)587.18万吨,比上年下降 4.4%。
全年完成通信(电信、移动、联通三大公司)主营业务收入82051 万元,增长 3.0%。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4.31 亿元,比上年增长6.6%。限额以上贸易业中,批发业销售额 48.15 亿元,增长39.9%;零售业销售额 25.67 亿元,增长 27.4%;住宿业营业额0.77亿元,增长 10.4%;餐饮业营业额 6.57 亿元,增长73.8%;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 43.59 亿元,增长 21.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84.60 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57 亿元,下降26.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 114.05 亿元,增长38.6%,其中工业投资114.05亿元,增长 38.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5.99 亿元,下降6.2%,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 29.56 亿元,下降33.9%。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 406.38 万平方米,下降 13.4%,其中住宅297.45万平方米,下降 9.9%。本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7.76 万平方米,下降63.3%,其中住宅 14.29 万平方米,下降52.7%。本年竣工房屋建筑面积55.46 万平方米,增长 117.7%,其中住宅41.75 万平方米,增长160.0%。商品房销售面积 55.38 万平方米,下降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28.81 万平方米,下降22.7%。商品房销售额31.21亿元,下降 31.5%,其中住宅销售额23.40 亿元,下降35.5%。期末房屋待售面积 54.71 万平方米,增长50.8%,其中住宅27.95万平方米,增长 112.5%。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 42.24 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进口10.94 亿元,增长 12.4%;出口31.30 元,增长26.1%,贸易顺差 20.36 亿元。从商品结构看,食品行业出口24.59 亿元,占比78.6%,增长 30.5%;家具家居等木制品行业占比5.0%,下降16.3%;机电、船舶、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占比9.7%,增长65.7%;橡胶、日用化工等行业占比2.4%,下降27.8%;工艺品、陶瓷、纺织等轻工行业占比 4.0%,增长4.8%。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活力增强,出口 22.73 亿元,三资企业出口8.57亿元,占比分别为 72.6%和 27.4%,增长率为22.7%和36.4%。从国际市场看,东盟、美国、欧盟为我区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出口10.72、4.97 和 3.45 亿元,占比为 34.3%、15.9%和11.0%,分别增长28.8%、36.1%和-3.5%,其中往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分别出口 6.77、2.55、1.22 和 1.15 亿元,分别增长23.5%、81.4%、28.3%和 120.6%。
全年共新批外资项目 15 个,其中,台资项目9 个,香港项目 6 个,增资项目 4 个,实际利用外资0.18 亿元(验资口径)。
八、财政金融
全区公共财政总收入 23.62 亿元,同口径增长6.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78亿元,下降32.5%;地方级公共财政收入19.84亿元,增长 33.9%。公共财政支出32.80 亿元,增长9.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49 亿元,增长22.4%;公共安全支出2.10亿元,增长 12.9%;教育支出 8.21 亿元,增长3.4%;科学技术支出 0.10 亿元,增长 39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0亿元,下降 2.0%;医疗卫生支出 4.79 亿元,增长18.1%;节能环保支出 0.30 亿元,增长 76.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9 亿元,增长39.3%;农林水事务支出 2.29 亿元,增长18.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29.18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3%。其中,住户存款533.81亿元,增长18.5%,企业存款172.91亿元,增长 7.7%。本外币贷款余额984.97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9%,其中,住户贷款 654.12 亿元,增长9.0%;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330.20 亿元,增长 18.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 38 家,高新技术企业数48家。全年专利授权 709 件,其中发明 54 件,实用新型498 件,外观设计 157 件。截至 2022 年底,全区有效发明专利182 件。
全区拥有中等职业学校 1 所,普通中学18 所(其中:初中校 9 所,完中校 9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 所,小学135所(含10 个教学点),公立幼儿园 35 所,特教1 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 2064 人(初中 1383 人,高中681 人),小学专任教师2391人,幼儿园专任教师 1427 人,特教专任教师26 人。中学在校生25142人(初中生 16607 人,高中生 8535 人),小学在校生44078人,在园幼儿 19169 人,特教在校生180 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区共有文化馆 1 个,公共图书馆1 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 4 个,剧场、影剧院 1 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到25.40万册。
全区拥有广播电台 1 座,电视台1 座。年末广电有线数字电视用户 5.2 万户,广电有线网络宽带用户2.1 万户。
全区旅游接待人数 393.07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6.35亿元。全区共有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2 处,2A 级旅游景区1处,省级四星级旅游村 1 处,省级三星级旅游村1 处,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4 处。
全区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民营)630个,其中,医院 5 个、卫生院 1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个,门诊部8 个。年末拥有医疗机构床位 2959 张。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675 元,比上年增长8.3%。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5087 元,增长7.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8094 元、增长7.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0688 元、增长 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18元、增长 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9467 元、增长8.0%。
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67 户,人数212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 5721 户,人数9717 人;特困人员871人,其中城镇 97 人,农村 774 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45 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13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8.80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3.67 万人(包含台商投资区和漳州高新区)。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植树造林 1.83 万亩,森林覆盖率27.24%(含九湖、颜厝)。
全区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
全区共有国家级生态镇 3 个(石码、港尾、隆教),省级生态镇 12 个。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7 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 2 人;火灾死亡人数为0 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9 起,死亡 5 人,受伤7 人;渔业海上事故死亡人数为 0 人;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0 人。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2022年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规模以上”工业系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批发零售贸易与住宿餐饮业部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与住宿餐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
4、本公报数据为龙海区辖(不含漳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高新区九湖、颜厝),除第一部分的常住人口、第四部分的邮政通信、第八部分的金融、第十一部分的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以及文中有标注外。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龙海公安分局;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再就业、登记失业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区人社局;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龙海邮政管理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工信局(商务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龙海支行;科技、高新技术等数据来自区工信局(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文化体育场所、广播电视、图书、旅游数据来自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广电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数据来自福建广电网络龙海分公司;卫生数据来自区卫健局;低保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医保数据来自龙海医保局;林业数据来自区林业局;环境监测等数据来自龙海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居民收支数据来自龙海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区统计局。
- 【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